常德日報記者 陳子堯 姚瑤 通訊員 王治球 文/圖 6月21日中午,望著遠處被雨水浸透的山體,村民劉壽喜仍心有余悸:“這個雨落得就大啊,都沒停過,要不是你們來敲門,我們現在可能還困在屋里頭!”兩小時前,他家屋后山體突發滑坡,大量樹木裹挾著土塊砸向房屋。萬幸的是,劉壽喜夫婦已提前安全轉移。
這場成功避險的背后,是一場與時間的“生命賽跑”。
當日8時02分,當地自然資源局與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短臨預警:過去3小時雨量已達60.3毫米,達到鄉鎮強降雨橙色警報等級;根據成災規律和孕災條件分析,地質災害發生可能性大,需重點防范。
預警如同“安全哨”刺破雨幕。鎮政府接到信息后,立即組織對全鎮切坡建房戶進行轉移。鎮村干部冒雨踩著泥濘山路,挨家挨戶敲門動員。敲開劉壽喜家門時,村干部王和彬的褲腿早已沾滿泥巴。面對勸說,劉壽喜起初猶豫:“就下點雨,能有多大事?”
“縣里都發預警了,您看,這土都‘軟’了,再下會雨,保不準就塌了!”一番勸說后,劉壽喜夫婦最終前往親友家臨時安置。
10時20分,一聲悶響,劉壽喜屋后山體突發滑坡,泥土、碎石、樹木傾瀉而下,砸中房屋。“我看到現場的照片,腿都發軟,莫港,心里還是害怕,還好出來噠?!眲巯彩潞笳f道。
“這不是‘運氣好’,是‘防得準’?!眳⑴c轉移的鎮村干部翻看手機中的預警記錄說:“從接到聯合預警,我們立刻開始轉移工作,群眾安全了,我們就踏實?!?/p>
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劉壽喜感嘆道:“以后再聽見預警,我肯定第一個收拾包袱——這‘哨聲’,是救命的!”這聲由自然資源局與氣象局聯合吹響的“安全哨”,以及鎮村干部冒雨轉移的腳步,在雨幕中織就了一張“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