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網絡強國戰略目標10周年,也是我國網絡法治建設起步30周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深入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走出了一條既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又有中國特色的依法治網之路。《中國網絡法治發展報告(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的發布,立足“十四五”收官節點,以30年網絡法治建設實踐為基礎,為國內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網絡生態、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注入了法治信心和動力,
《報告》全面梳理了2024年我國在網絡立法、網絡執法、網絡司法、網絡法治宣傳教育、網絡法治研究和涉外網絡法治建設方面的工作。2024年,我國在數據安全、網絡暴力治理、人工智能等領域密集出臺法規,堅持深化網絡法律法規實施,堅持運用網絡信息技術賦能傳統司法,加大網絡權益司法保護力度,保障網絡空間規范有序。各地各部門著重宣傳普及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網絡暴力治理和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網絡法律法規,教育引導廣大網民依法上網、文明上網,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此外,我國在網絡領域涉外立法、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制定、網絡法治國際交流合作及平臺搭建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推動涉外網絡法治體系建設走深走實,向國際社會傳遞我國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法治智慧,并為全球網絡空間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然而,構建法治化的網絡空間并非一蹴而就,推進網絡法治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持續堅持、共同努力。推進網絡法治建設既需要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與戰略布局,還需要充分發揮地方先行先試作用,形成網絡法治全國“一盤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的新要求新期待,準確把握網絡強國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深化網絡法治建設的各項措施,確保各項法規制度能夠真正落地生根,惠及廣大民眾。在網絡立法方面,針對大數據、生成式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領域,要推動立法與時俱進,及時制定、修改以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適應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環境和社會需求變化。在網絡執法方面,要加強跨部門協同機制,促進信息共享和技術合作,形成合力應對網絡安全威脅和挑戰。在網絡司法方面,要加強網絡空間未成年人權益的綜合司法保護,持續探索智能司法應用,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輔助司法決策,提高司法資源配置效率和案件處理質量。在網絡法治宣傳教育方面,要進一步豐富手段方式,用好互聯網新技術新方式,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網絡法治國際交流合作方面,與國際社會攜手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法治化進程,共同應對網絡空間全球性課題,進一步向國際社會分享我國推動網絡空間法治化的實踐經驗,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網信領域改革、推進網絡強國建設的關鍵一年。新征程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不僅可能帶來新的社會生產變革,還可能引發前所未有的新情況,網絡法治建設將面臨新的挑戰。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持續努力探索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網絡法治發展路徑。未來,定能繼續書寫新時代網絡法治建設的壯麗篇章!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