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向晉醇 王敏 文/圖 3月12日,春雨浸潤著桃源縣城。環衛工人王云芝摘下濕漉漉的橡膠手套,推開愛心驛站的玻璃門。“大姐快進來歇歇。”志愿者小陳遞來熱水,讓這個雨天溫暖起來。
這間28平方米的“工會愛心驛站”位于桃源縣潯陽街道蓮花湖社區,由桃源縣總工會和樂善公益聯合打造。驛站自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當天啟用,成了戶外工作者的“能量補給站”。記者看到,微波爐上貼著提示“加熱請按2分鐘”,醫藥箱里創可貼、棉簽分類碼放,雨傘、書籍等物品也收拾得整整齊齊。最特別的當屬靠墻的木質展柜——一件件編織擺件萌趣可愛,手工艾條散發清香,這些都是當地殘疾人精心制作的產品。“我們不只是為戶外工作者提供歇腳地,更要搭建愛心傳遞的橋梁。”樂善公益負責人周忠擦拭著義賣展柜介紹。
“驛站每天都有志愿者值班。”周忠說,驛站正在安裝調試智慧門禁系統,開通后就能實現24小時服務。“現在又多了個能休息、熱飯的地方了,太方便了!”陳師傅是位網約車司機,他翻開桌上的留言簿,畫上一個圓圓的笑臉。
“優秀公益組織”“慈善愛心單位”……墻上掛滿樂善公益這些年來獲得的榮譽證書和開展公益活動的合影留念。這間驛站也是周忠帶領志愿者們動手裝修布置的,粉刷墻壁、安裝電器,十幾名志愿者用了二十幾天時間將這個老舊門面煥然一新。“我們裝修的時候還有很多愛心人士自發過來送水、送紙杯。”愛心的匯聚讓周忠感嘆,好心人越來越多了!
對于未來的規劃,周忠想得很周到:“我們還會定期開展免費理發、義診等活動,把驛站打造成匯聚溫暖和愛心的基地,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