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裴維維 通訊員 陳娟 文/圖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發布了關于《優秀傳統戲曲折子戲復排計劃名錄》的公示,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推薦申報的17個作品入選,常德5部作品位列其中,入選數量在全省各市州中居前列。
本次常德入選的5部作品,分別為常德漢劇《打鞭》《祭頭巾》、常德花鼓戲《孟姜女》《潘金蓮裁衣》、荊河戲《百花亭》。這5部作品呈現了常德戲曲藝術的多元風貌,凸顯了常德戲曲藝術的絢麗多彩和豐厚底蘊。
常德市漢劇高腔保護傳承中心報送的《打鞭》一折出自常德漢劇大戲《八義圖》,即大家所熟悉的《趙氏孤兒》。劇中,“拗馬軍”等表演技巧堪稱一絕,演員用帽、須、手、足做正反向的交叉轉動,是一種高難度的特技,且符合戲曲形神兼備、以虛代實的美學原則,又具有相當的技巧性和觀賞性。桃源縣漢劇高腔傳承保護中心報送的《祭頭巾》是漢劇高腔經典代表劇目之一,融入了常德民間地方特色的哼唱元素,極具抒情和人物內心的表意性,舞臺表現手法簡練利索、層次分明,很好地呈現了常德漢劇高腔的美學形態。
常德市鼎城區花鼓戲保護中心報送的《孟姜女》作為常德花鼓戲原創代表性劇目,其唱詞文質并茂,曲調流暢動聽,既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又蘊含了較強的審美價值,對常德花鼓戲的傳承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作為常德花鼓戲原創打鑼腔代表性劇目,《潘金蓮裁衣》則用花鼓戲最古老、原生態的傳統聲腔,曲調口語化,節拍自由、旋律樸素,雙重調式明顯,久唱不衰。
澧縣荊河劇院報送的《百花亭》則是傳統荊河戲《貴妃醉酒》里的一折,是荊河戲優秀劇目之一,凄美的唱段傾訴著寂寞的情懷,演繹這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及翻云覆雨的時事變遷。
2023年至2025年,文旅部組織實施“優秀傳統戲曲折子戲復排計劃”,旨在挖掘推出更多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戲曲折子戲,弘揚戲曲藝術本體,傳承戲曲藝術精粹,激勵基層戲曲院團打磨創作“看家戲”,厚植戲曲創作優良傳統,帶動戲曲藝術高質量傳承發展。
常德市文旅廣體局將對入選作品復排進行跟蹤督導,組織創演單位和創作人員倒排工期,通過“復排一戲、保留一技”的方式,確保入選作品按時按質完成,為常德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留下寶貴而鮮活的生動教材,促進全市各戲曲劇種重新煥發生機,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