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蔡文龍 文/圖
在常德市武陵區柏園新村一棟兩層的老房子里,藏著一處名為“躺平研究院”的獨特空間。這不是一家普通的咖啡館,而是一個承載著舊時光溫度、卻又充滿創業活力的“青年驛站”。
它的創始人戴明妍,是一位26歲的湖南邵陽女孩,2020年畢業于湖南應用技術學院行政管理專業。2023年9月,她帶著對老房子的深厚情感和創業夢想,與3位志同道合的伙伴開啟創業之旅。

10月13日,記者推開“躺平研究院”的木門,兒時的氣息撲面而來——欄桿上的裝飾、老舊的窗戶、斑駁的墻面,每一處細節都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戴明妍和許多來訪者的童年記憶。“老房子像一個記憶的開關,它讓我想起被高樓取代的街巷,想起鄰里串門的熱鬧,想起夏夜乘涼時的滿天星光。”戴明妍說,“這里不僅有咖啡的香氣,更有‘家’和‘社區’的情感密碼。”

這座占地近200平方米的老房子,經過改造后煥發了新的生機。它既是一個休閑空間,也是年輕人交流、學習和尋找靈感的據點。戴明妍希望通過老房子獨有的氛圍,讓每一位來訪者都能在忙碌的生活中短暫“躺平”,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生“躺平”,而是“戰略性撤退”,調整狀態后重新出發。
“‘躺平研究院’的名字乍聽有點叛逆,但我們的初衷是為年輕人提供一個放松和交流的平臺。”戴明妍笑著解釋。這里定期舉辦各類活動,邀請不同行業的年輕人分享經驗、打破信息差距。

2023年12月9日,職業畫家許良在“躺平研究院”開啟了第一場名為《光照進來的地方——當繪畫成了攝影之后》的分享會,從繪畫的角度分享攝影知識。許良坐在電腦屏幕前,輕輕按下遙控器,一幅幅油畫與攝影作品的對照圖緩緩展開。室內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些線條與色彩的交織所吸引。活動結束時,觀眾們仍意猶未盡,紛紛點贊這場精彩的分享。
要說“躺平研究院”最妙的,就是總有意想不到的邂逅。2024年5月初,吉他演奏者左琦進店,戴明妍正巧在吧臺后為客人制作咖啡,見他背著一把古典吉他,便攀談起來。沒想到這一聊,竟發現他是一位吉他演奏者。
“要不彈一曲?”戴明妍笑著提議。左琦點了點頭,輕輕撥動琴弦。他沒有多余的寒暄,指尖一觸琴弦,店內便安靜下來。那是首古典曲目,音符如溪流般流淌,時而輕柔如耳語,時而激越如驟雨。戴明妍和其他幾個年輕人不自覺地放下手中的事情,圍坐成一圈,仿佛走進了一場臨時的小型音樂會,大家邊聊邊彈。

這次即興演奏像是一顆種子,埋下了更大的驚喜。2024年5月20日晚,左琦帶著他的吉他又來了,只不過這次不是隨意地彈奏,而是一場精心準備的專場音樂會。
研究院的一樓空間被布置成了一個迷你音樂廳,幾張矮桌拼在一起,左琦坐在中央的木凳上,燈光聚焦在他修長的手指上。

第一首是《夜》,音符如星光點點灑落,靜謐而深邃。觀眾的呼吸似乎都跟著節奏放慢了。接著是《不期而遇》,這是一首輕快的小調,幾個年輕人忍不住用腳尖打起拍子。最后一曲《雙星》則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左琦的手指在琴弦上飛舞,旋律如雙星交織,充滿生命力。
音樂結束后,“侃大山”環節熱鬧非凡。有人湊到左琦身邊請教指法,有人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學吉他的趣事……
今年夏天,“躺平研究院”又玩出了新花樣。8月22日,創始人戴明妍組織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創業者IP在小紅書的正確打開方式”的線下分享會。

午后3點,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12位參與者圍坐在長桌旁,氛圍輕松而專注。人群中既有帶著孩子的寶媽,也有獨立創業的自由職業者,還有幾位穿著襯衫的上班族,手里都拿著筆記本,眼神里寫滿了期待。
在分享中,戴明妍提倡大家在小紅書平臺上打造屬于自己的IP賬號,并以寶媽為例,指出寶媽可以分享帶娃經驗。由于分享時間較長,寶媽詳細介紹了帶娃過程中使用的產品,觀眾看到這些產品后可能會購買,這樣寶媽就可以實現帶貨。此外,素人也可以為寶媽的經驗代言,為其經驗買單,而寶媽也能通過這種方式賣貨。

陌生朋友奇妙派對、破圈社交實驗、女性讀書會等特色活動層出不窮,一個多元而溫暖的社群逐漸成形。
“我期待更多創造者加入我們,”戴明妍發出誠摯的共創邀請,“無論你是獨立設計師、品牌主理人,還是任何領域的創意人,我們提供空間、社群與支持,請你貢獻才華與點子。讓我們并肩,把好想法變成可觸達的現實。”
在這個老房子里,舊時光與新夢想交織,每一個來訪者皆可在此停泊、交流、成長,在城市的喧囂中,尋得一片屬于自己也屬于集體的溫暖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