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鄧淇月 通訊員 孫文斌
案情回顧:
9月21日,桃源縣居民趙女士收到一條陌生快遞短信,通知其有快遞送達。因近期未曾網購,趙女士感到疑惑,遂根據短信所留電話號碼聯系對方。電話接通后,一名男子稱趙女士已開通“抖音平臺每年9600元的會員服務”,并告知即將自動扣費。
趙女士在恐慌中詢問如何關閉該服務,對方隨即發來一條帶鏈接的短信。在對方誘導下,趙女士點擊鏈接下載了一款名為“連蕓義”的App,并按照指令將名下所有資金歸集至一張銀行卡中。在此過程中,趙女士未加甄別地多次完成了人臉識別及密碼輸入操作,誤以為是在辦理“關閉會員”手續。
操作結束后,趙女士查賬時發現賬戶內60余萬元已被全部轉走。經家人提醒,她意識到被騙,隨即報警。
詐騙套路揭秘:
1.虛構事由,制造恐慌:詐騙分子以“快遞短信”為切入點,利用群眾對陌生快遞的困惑心理,轉而虛構“高額平臺會員自動扣費”事件,制造恐慌情緒,擾亂受害人正常判斷。
2.冒充官方,騙取信任:冒充平臺客服或銀行工作人員,以“幫助關閉扣費服務”為名,騙取受害人信任,引導其下載指定App(實為遠程控制軟件),進而操控手機。
3.誘導資金歸集,擴大損失:以防扣費、資金保全等為由,誘導受害人將分散資金歸集至一張銀行卡,為后續大額盜刷創造條件。
4.濫用人臉識別,竊取資金:在受害人誤以為辦理“關閉業務”過程中,誘導其完成人臉識別、密碼輸入等關鍵操作,實際是授權詐騙分子進行轉賬。
5.利用技術手段掩蓋詐騙實質:通過指定App(如“連蕓義”)遠程控制手機,屏蔽短信提醒或偽造操作界面,使受害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資金轉移。
警方提醒:
陌生短信鏈接不點擊,非官方App不下載。警惕“關閉會員”“扣費服務”等話術,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核實。人臉識別、密碼輸入等操作涉及資金安全,務必謹慎。一旦發生轉賬,立即撥打110并聯系銀行止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