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日報記者 葛輝文 文/圖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歡樂的生日歌響徹石門白云鎮竹巷小學的操場。8月15日21時,一場特別的生日會在石門大山深處隆重舉行。


當天,是常德市隨手公益志愿者服務中心(簡稱“隨手公益”)鄉村兒童夏令營結營的日子,也是志愿者、湖南城市學院大二學生蔡金穎的生日。大家為她精心準備了別具一格的生日會。30多個小伙伴在心愿卡上寫下祝福,還是高中生的小助教覃海瑛、蔣沁源花了一天的時間,精心制作了漂亮的生日彩板,志愿者叔叔阿姨的車燈照亮夜空,而她陪伴了半個月的孩子們揮舞著熒光棒和氣球,為親愛的“蔡校長”慶生。

“今天是我的二十大壽,謝謝大家和我一起度過。”在大家的歡呼聲中,壽星蔡金穎雀躍登場。前一秒還是網紅登場的明星做派,后一秒舉著高音喇叭卻說不出話來,當著這么多人的面,突然哭得稀里嘩啦。
10年前,就讀于原石門縣白云鄉祖武完小的蔡金穎收到了一雙愛心人士捐贈的鞋子,發現里面有一張紙寫著“鞋子不合適或有什么困難請打電話”,她好奇地撥通了上面的號碼,接電話的是“隨手公益”姚蘭華阿姨。姚阿姨隨后專程到小蔡家走訪,小蔡見了面卻緊張得說不出話來。家庭貧困,父母要維持全家生計,很少陪伴和溝通,5歲時差點被人販子拐走的她,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障礙,膽小怕人,內向木訥。姚阿姨耐心地陪著她,慢慢地和她聊天,漸漸打開了她的心扉。
蔡金穎從此以后就成了“隨手公益”關注和陪伴的孩子。姚蘭華阿姨、朱丹阿姨、楊君阿姨經常來看她,每過一段時間給她打電話,放假把她接到常德,和她們的家人、朋友們相處。她12歲那年,夏令營還組織她和其他山里孩子一道去了北京。那是她第一次坐火車出遠門,見了大世面,增長了知識。那年的生日,阿姨們陪著她在北京過。她默默許下愿望,一定要走出大山,成為像阿姨一樣的人。
“這些年,我的生日都是在大家陪伴下過的,感謝阿姨和愛心人士陪伴我成長,像一束光照亮了我,我也會變成光照亮別人。”抹著眼淚,小蔡哽咽著,字短情長,講不完10年的陪伴故事。
10年來,每年“隨手公益”都會在暑假舉辦以陪伴為主題的鄉村夏令營,小蔡年年都參與,只不過身份悄悄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營員,到上高中時當夏令營的助教,到上大學時成為志愿者。今年,小蔡不僅和小伙伴輪值當“校長”,還負責整個活動的財務管理。從被照顧的孩子變成了照顧孩子的人,當年那個害怕說話的小丫頭如今不僅開朗大方,還成了搞笑大王,走到哪兒都是一個受人歡迎的開心果。
“不哭不哭,笑一個。”姚蘭華、楊君、朱丹一邊笑著哄小蔡,一邊也忍不住濕了眼眶。她們欣喜地看到,當年那個怯生生的孩子如今自覺接過了志愿者的擔子,今年成為組織夏令營的主力:當“校長”事無巨細樣樣操心,管財務每分錢都清清楚楚;為了去鎮里市場買菜,凌晨4點多鐘就起來;為了陪伴孩子,每晚都睡在教室地板上不怕熱不怕苦。這么稱職的“校長”,可以放飛了。
劉婷婷和楊葉琳,兩位相約從河北石家莊和長沙趕過來的小姐姐忍不住和孩子們一起尖叫。2021年,她們作為湖南大學支教團隊的一員來到這里,當時的蔡金穎還有幾分青春年少的叛逆和懵懂,如今卻如此大方和懂事。兩人緊緊擁抱著小蔡和孩子們,千里奔赴的長途勞頓瞬間消散。
“孩子們成長得這么好,所有的陪伴和付出都值得。”76歲的呂品器爺爺是香港人,一直從事扶貧助困的公益事業,他十多年來和“隨手公益”一起,默默地幫助這些鄉村孩子,也一起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剛在湘西走訪了20多個孩子,又趕到石門參加活動,呂品器精神抖擻,提著啤酒瓶祝福小蔡生日快樂,開心得像個老頑童。
面巾紙、烤腸、熒光棒……小伙伴現場送上禮物,歡笑中帶著熱度。和蔡金穎有同樣的經歷,在“隨手公益”志愿者陪伴下長大,如今已是湖南師大大三學生的周龍燕的祝福劃破夜空:“祝小蔡蔡永遠熱烈,永遠明媚,開心幸福每一天!”
“杯中酒,酒中情,杯杯都是真感情。太多話語無須說,全都在酒中。敬未來敬曾經敬平庸的普通人。酒不醉人人自醉,干了這杯往前沖。”“蔡校長”舉起喇叭,用她的高八度帶動大家一起歡唱,笑聲、掌聲、歡呼聲、尖叫聲,沸騰了山村的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