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徐珊珊 見習記者 陳意皓 通訊員 劉萍 近期,基孔肯雅熱引發社會關注。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感控科專家介紹,這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典型癥狀包括發熱、關節劇痛和皮疹,嚴重者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更久,目前尚無特效藥和疫苗。因此預防的關鍵在于切斷傳播途徑,做好防蚊滅蚊工作。
專家提醒,防蚊是個人防護的第一道防線。市民外出時應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使用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驅蚊產品;家中應安裝紗窗、紗門,睡覺時使用蚊帳,避免蚊蟲叮咬。尤其要注意的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主要在白天活動,特別是日出后和日落前兩小時,此時應減少在樹叢、草叢等蚊蟲密集區域停留。
滅蚊的核心在于清除蚊蟲孳生地。蚊子喜歡在小型積水中繁殖,因此市民要定期清理家中及周邊環境,如花盆托盤、廢棄容器、輪胎、下水道等容易積水的角落。社區也應加強公共區域的滅蚊工作,如噴灑環保殺蟲劑、清理溝渠積水等,從源頭降低蚊蟲密度。
如果出現突發高熱、關節疼痛、皮疹等癥狀,尤其是近期有蚊蟲叮咬史或去過熱帶、亞熱帶地區的人員,應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相關情況,以便早診斷、早治療。
專家呼吁,夏季是蚊媒傳染病高發期,市民應提高警惕,通過科學防蚊滅蚊措施,共同營造健康安全的居住環境,遠離基孔肯雅熱等蚊媒疾病的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