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王浪 徐珊珊 通訊員 熊妮 歐陽文
6月16日上午,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上演了一場特殊的重逢。四年前命懸一線的18歲大學生王琳(化名)如今已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其母親呂女士與學院的老師們專程來到醫院,向當年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獻上鮮花和錦旗,表達深深的感激之情。
這場特殊的重逢背后,是一個關于生命奇跡的感人故事。2021年10月11日,剛剛步入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系就讀的王琳,在參加籃球熱身活動時突發劇烈腹痛,面色蒼白。學校高度重視,立即啟動學生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機制,以最快速度聯系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部門申請援助。被緊急送醫時,這位花季少女已陷入意識障礙,生命危在旦夕。
“在陷入深度昏迷的最后一刻,她緊緊抓住我的手說‘醫生,救我’?!眳⑴c搶救的醫院婦科一病區副主任醫師周雨昕回憶道。四年過去,她仍然記得患者當時用十分虛弱的聲音向自己求救的場景。
當時,CT檢查發現患者腹腔內大面積出血,但具體出血原因不明。醫院迅速啟動了多學科協作機制,婦科、普外科等科室的專家診查后,排除了黃體破裂等出血的可能,證實為罕見的脾臟先天性血管瘤破裂引發了大出血,失血量達3000毫升。最終由普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葉勁松主刀爭分奪秒地為患者實施了急診手術。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王琳的手術非常成功,術后恢復也十分順利。據葉勁松介紹,脾動脈瘤是脾動脈局部擴張形成的動脈瘤,是最常見的內臟動脈瘤,總體發病率較低,且多數無明顯癥狀,一旦破裂出血將危及生命,及時發現和搶救是關鍵。
四年時光流轉,當年病床上蒼白的少女如今已順利完成學業,正式參加工作,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在畢業前夕,王琳的母親呂女士與學院老師特意帶著鮮花與印有“神刀濟世 妙手回春”“仁者濟世擔風雨 良醫恩重勝擎天”字樣的錦旗來到醫院,向葉勁松主任、周雨昕醫生等醫護人員表達謝意。
“真的感謝你們,在第一時間開啟綠色通道救治我的孩子。”呂女士不斷道謝。她表示,如今女兒非常健康,已經正式參加工作,此次因工作原因未能前來深感遺憾。
面對這份跨越四年的感謝,葉勁松直言:“收到四年前救治的患者送來的鮮花,我們感到非常開心,也覺得格外有意義,這正是我們作為醫者最大的欣慰。”
該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系黨總支書記佘飛鴻與帶班輔導員曾彪等老師徹夜未眠全程參與見證了整個救治過程。佘飛鴻感慨道:“我們帶著最真摯的謝意前來,感謝醫護人員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這份救命之恩,我們終生難忘。”
這場跨越四年的生命感恩,不僅見證了一個年輕生命的頑強與重生,更彰顯了醫者仁心的偉大力量。